【文字解讀】《湖北省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近日,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聯合印發了《湖北省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就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以及第四屆國醫大師和第二屆全國名中醫表彰大會等會議精神,根據《國家中醫藥局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國家意見》)《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湖北省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湖北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牽頭,抽調專人組建專班,負責起草文本。經梳理總結我省既往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學習借鑒外省市先進經驗,專題訪談國醫大師、名老中醫藥專家、中醫藥高等院校、醫療機構、中醫藥企業負責人,征集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分批次征求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市州衛生健康委、委內相關處室意見和建議,經反復修改、認真斟酌,前后數易其稿,形成《實施意見》。
二、《實施意見》的框架和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組織保障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分為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提出以建立滿足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需求的中醫藥人才隊伍為目標,加快培養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骨干人才、基層人才等,完善有利于中醫藥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成長環境,并分別于2025年、2030年、2035年分階段逐步實現中醫藥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
第二部分在貫徹落實《國家意見》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湖北實際,提出六個方面共21條重點任務。
(一)在加快培育高層次中醫藥人才方面。探索建立首席科學家制度,實施“時珍學者計劃”,培養中醫藥領域領軍人才。積極推動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建設專項,加強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培育高層次復合型中醫藥人才。實施“中醫藥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建立青年人才導師制度、青年人才庫,落實湖北博士后人才倍增計劃,構建中醫藥青年科技人才隊伍“蓄水池”。建設5-6個高水平的省級創新團隊,開展連續滾動資助,向國家級科技創新團隊看齊。建設湖北時珍實驗室,打造運行狀態良好、建設成效顯著的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
(二)在加速夯實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方面。持續開展中醫專業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計劃,建設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開展中醫藥知識技能全員培訓,夯實基層人才基礎。推廣“縣管鄉用”“鄉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鼓勵組織開展不同層級的西學中培訓。鼓勵醫共體、醫聯體內人才向基層流動。優化激勵機制,完善基層中醫藥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機制,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中醫藥基層人才。
(三)在積極推進新時代西醫學習中醫方面。大力發展中西醫結合教育,增加臨床醫學類專業中醫藥課程學時,建設省級西醫學習中醫培訓基地,組織開展西學中培訓。鼓勵西醫醫師接受中醫藥專業知識培訓,接受中醫藥繼續教育,逐步形成“能西會中”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四)在加強中醫藥重點領域人才隊伍方面。建設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鼓勵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中藥專業人才,實現中藥生產全鏈條人才培養。完善中醫醫學技術人員隊伍體系,健全中醫技師職業管理制度、職稱制度,暢通中醫技師學歷提升路徑。支持中醫藥高等院校創新教學模式,加強中醫藥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授課水平,加快中醫藥緊缺醫學人才培養。實施中醫藥主管部門管理干部培訓計劃,提升中醫藥管理人才專業化水平。
(五)在大力發展中醫藥教育體系方面。圍繞醫教協同推進中醫藥教育改革,落實“重經典、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鼓勵高校建設中西醫結合高水平學科,支持湖北中醫藥大學穩步擴大中醫藥類專業博士招生計劃。開展中醫藥卓越師資培養,健全激勵機制,造就一批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經典骨干教師隊伍。進一步加強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制定中醫師承教育管理辦法,健全中醫藥畢業后教育體系,加快知識更新,提升專業水平。
(六)在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方面。各級醫療機構按照機構設置基本要求配齊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拓寬中醫醫療服務崗位。充分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用好用足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政策。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分類建立中醫臨床、基礎、科研人才評價體系。深化公立中醫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完善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方式。推動科研經費包干制改革,支持構建體現創新要素價值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
第三部分為組織保障。為保障人才政策措施能夠落地落實,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服務保障、營造良好氛圍等三方面措施。